內容簡介
芬蘭15歲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(PISA)名列第一。
奇蹟般的芬蘭教育仍令全球嘖嘖稱奇——
教室樂趣多、老師輕鬆教、學生學得好……祕訣是什麼?
奇蹟般的芬蘭教育仍令全球嘖嘖稱奇——
教室樂趣多、老師輕鬆教、學生學得好……祕訣是什麼?
在臺灣教書,每天趕進度、拚成績,回家還得備課……你,也累了嗎?
本書作者沃克是美國教師,同樣曾被教學壓力逼到超崩潰,
直到2013年隨著妻子遷居芬蘭,並於當地小學任教,才重新看見希望。
四年多來,沃克憑藉過去在美國的教學經驗,與芬蘭學校兩相對照,
歸納出5大重點,以及33個快樂教、快樂學的實用策略,
可套用在任何課堂,甚至另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,絕不是只在芬蘭適用:
◎首先,於課堂內外營造幸福感:
‧充分休息、準時下班(每天6小時),教學或學習者都更有動力:
在芬蘭學校裡,老師和學生每個小時都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。
老師都在休息室喝咖啡、聊天、翻閱雜誌,理由只有一個:讓大腦休息。
‧教室空間營造,同樣力求極簡:空白牆面越多,學童就越能保持專注;
此外,芬蘭超注重空氣流通,室內多一個學生都不行,為什麼?
‧想讓孩子更親近大自然,可以分三階段進行:
走出戶外之前,先把大自然帶進教室裡。你可以怎麼做?
◎接著,打造歸屬與自主感,把樂趣帶進學習裡:
‧想凝聚學生向心力,你得強化班級裡的歸屬感:
每天早上可和學生握拳互擊、握手、拍掌,藉此培養默契。
這麼做不但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,還能預防霸凌問題。
此外,芬蘭教師認為,開學頭幾天最需要保持鬆散,為什麼?
‧自主是學習的最大樂趣——就從讓學生自己上下學開始:
教師從一開始就給予自由,提供更多低風險的學習機會,例如:
閱讀一本超過孩子閱讀程度的書,或是解決極為複雜的數學問題。
‧芬蘭也用教科書上課(極少開電腦)、期末照發成績單,
卻仍讓學生享有高度學習自主權,怎麼辦到的?
◎最後則是心態調適,你得擺脫競爭心,以「互助成長」為目標:
‧芬蘭教育鼓勵學生(教師也需要)追求「心流體驗」,而非競爭:
當人們極度專注,自我就會消失、時間快速流逝,致力做出最佳表現。
‧教師之間也可互助合作,藉此培養豐足的世界觀,例如:
偶爾邀請具有某領域專長的教師到班上講課,向專家學習。
此外,面對來自上級、家長、學生的挑戰,
做老師的更得「臉皮厚一點」,以專業人士自居,怎麼做?
不同於以往的芬蘭經驗書籍,本書不談教育理論或教養觀點,
提供立即可用的實際做法,任何國家、所有課堂都適用!
現在就透過這33個課堂策略,體驗芬蘭教育帶來的樂趣與改變。
來自臺灣的迴響(依姓氏筆劃排列)
「在我看來,這本書中揭示的芬蘭教育氛圍:幸福,喜悅,快樂,來自於一種合作共好的豐足心態——不論師與生,這樣的氛圍來自於:專業的師資培育、專業的在職支持系統、專業的中層教育領導人,專業的……而這恰恰是臺灣預計於108年實施的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能否實踐的最大挑戰,誠摯推薦這本可以解惑開眼的好書。」——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師、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/王政忠
「這個時代的臺灣,我們都好希望能夠大口呼吸。然而,呼吸到真正新鮮空氣的機會卻越來越得碰運氣。教育現場一同學習的師生,正如本書中的一句話:『我需要打開窗子。』需要有新鮮的空氣流進來;老師需要足夠的喘息時間,讓靈感及活力流進來;走跳在節奏快速臺北的家長們,需要呼吸,好讓對學習評比,成功與失敗的要求流動起來。華德福教育無他,也在一吸一吐之間取得平衡;在學習主體(孩子、家長、老師)的內在與外在變動快速的環境間保持平衡。我們不能越活越小、越封閉。打開窗子吧!讓廣大無垠的世界流進來。」——臺北市同心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執行長/王振叡
「快樂是什麼?教育改革的目的又是什麼?這幾年教育圈的夥伴紛紛到芬蘭去取經,又為的是什麼?這本書提供了第一線教學現場的訊息,讓我們得以一窺芬蘭課堂的真實樣貌。因為作者具有美國教師的經驗,藉由觀察、比較,藉著一連串的認知衝突,調適和省思,讓讀者在這樣不同文化脈絡、不同價值選擇下,也能回看自己的教學思維,想一想快樂教快樂學的祕訣!數位化時代下的教師,如何營造一個幸福、歸屬、自主、有技巧、有樂趣的課堂?如果你也想得到答案,請試著『像芬蘭這樣教』,相信你能找到教學的幸福感喔!」——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╱邢小萍
「全球化競爭、人工智慧等浪潮改變了世界,也加深了父母師長的焦慮,於是全世界都陷入教育改革中,但美國的教改造成增加考試與學習壓力,而臺灣的教改則產生了許多程度有問題的大學生。我們究竟該自由開放,還是必須要求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,讓孩子有競爭力?看了《像芬蘭這樣教》,應該就會豁然開朗。師長只要採取一些簡單又有效的做法,就可以找回孩子的學習動機,成就既快樂又有效的學習。本書值得每個關心孩子,關心教育的人參考。」——牙醫師、作家、環保志工/李偉文
「任何一位在意學習效果的教師,都該好好閱讀此書,你會從中找到共鳴或新靈感。作者在書中印證了用心於教育的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心得,還提供了當國家或社區環境不同時,教師普遍可利用相同的原則。尤其,書中強調創造提供學生覺得幸福與歸屬的學習環境,正是臺灣教師面對新世代學童們需要的新體會和建議。作者提出『幸福』、『歸屬』與『自主』三大要素作為教師(尤其是國民小學教師)班級經營的關鍵要素,並針對每一要素提供適用技巧。這是一本令人讀起來興奮、巴不得趕快開學,極具感染力的作品。」——輔大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教授、教育部前政務次長/林思伶
「閱讀提摩西.沃克《像芬蘭這樣教》時,腦中浮現的是我數次造訪芬蘭教育現場的景象,以及2016年8月底,百齡六位老師從赫爾辛基的中學駐點十天返臺後,與我分享的見聞、感觸和疑慮。
沃克在書中公開了芬蘭『快樂教、快樂學的33個祕密』,不但解開了眾人對於芬蘭教育的許多疑問,更提供臺灣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參考的具體方案。儘管教育制度往往因為國情文化和制度的差異而無法全面移植,我們仍可學習其精神與策略。尤其當教改革列車往前推動之際,這本書開啟了許多思考素材和想像空間,在此大力推薦給所有辛苦的老師們。」——臺北市百齡高中校長/邱淑娟
「美國老師到了芬蘭,會有什麼不同體驗?本書作者透過各章節的例子,做了很好的對照和剖析,特別是社會和教育文化上的差異,讓讀者一起想想:什麼樣的思考和行為才是對學生和老師最有幫助的。雖然臺灣不是美國,但有不少方面價值觀接近,這些文化對比應該可以敲敲許多人的腦袋,得到不少啟發。此外,書中有許多日常教學可實踐的小小策略,與當前許多最新教育思潮理論接軌,可貴的是,這本書不會太理論,但又含有理論深意在其中,有些教育的迷思和不良做法,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針砭之處。」——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前執行長/侯秋玲
「在傳統士大夫思維中,要取得好成績非得懸梁刺骨、五更雞鳴不可,但在北歐的小國芬蘭,卻用溫和的教育方式,奇蹟地在PISA上,取得足以與高壓學習的亞洲學生抗衡的成績。究竟是怎樣的教育機制造就了芬蘭的成功?這本書不是芬蘭人的自吹自擂,而是透過一位從美國移居芬蘭的教師,從外人角度著眼,親自進入體制寫出的真實感受。在臺灣於2017年底通過《教育實驗三法》之際,這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便是成功的他山之石,千萬不可錯過。」——「教育噗浪客」共同創辦人、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/洪旭亮
「《像芬蘭這樣教》的作者提摩西.沃克以美國教師的身分,投入芬蘭的教育系統,深入課堂教學,將芬蘭教育成功的經驗,歸納出5個快樂元素:幸福、歸屬、自主、技巧和心態,更具體提供33種簡單策略,讓老師愉快教、學生快樂學,同時提升學習效果。如果你想找回教育的初衷、成為更好的教師,為課堂帶來不一樣的風景,這本書絕對值得身在第一線的教職人員閱讀,相信各位一定可以從中得到啟發。我強烈推薦!」——澎湖縣石泉國小教師、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/洪進益
「作者對芬蘭教育的切身觀察與跨文化思考,呼應我移居芬蘭十多年的體悟。我的孩子剛上芬蘭小學一年級,我不斷體驗到芬蘭教育精神中的『不是要比別人好,而是專注成爲最好的自己』。正是這一點,讓孩子不需無謂比較,老師們以孩子身心健康為學習前提,強調合作共好;芬蘭也從不以追逐國際評比排名為目標,而是專注發展真正適合自己的教育之路。僅管教育系統難以全盤複製,但作者以教師角色提出具體可行的借鏡建議,相信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。」--臉書粉專「北歐四季」板主╱凃翠珊
「今日的教育對於『人』的真實面貌始終不解,只有在教育現場,真實體驗陪伴孩子一起跨越成長的關鍵時刻,並全然融入人類存在天地之間的根本力量中、有勇氣深化自己時,一種新的可實踐的教育觀才可能展開。即便只在剎那間眼神交會,也會感受到像接受生命禮物般的喜悅。我在此鄭重推薦本書!每個章節讀來是那麼熟悉切領、鼓舞人心。『翻轉教育』並不是一件無法克服的難事,『把持理想、學習務實』是本書送給為師者、為父母者的獨特禮物,感謝作者成為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,此書將真實地嘉惠臺灣教育現場的夥伴們。」--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創辦人╱張純淑
「如果能夠追求教育的理想性,我願意把這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建構的幸福、歸屬、自主、技巧、心態等5大元素,當作一生追求的目標。為什麼這本書會讓我這麼悸動,主要的原因是,全世界企求的全人的教育,可以在芬蘭被實踐。更進一步說,所有的教育必須呼應孩子身心的發展,同時配合社會的期待,偏偏在功利化的潮流下,孩子往往會失去原本學習的意義。
相較於此,芬蘭不僅在PISA的排名能夠在世界名列前茅,更重要的是他們追求的快樂,遠遠大於成就。這樣的狀況,在高壓力、低興趣的臺灣、美國、香港、日本等地無法被看見,因為學習已被窄化成只剩下考試。因此,本書描述的各種方法與策略,真的可以給臺灣很好的借鏡。
首先,追求的幸福感。就是要營造一個動靜自如的環境,如何讓學習更有效率,並不是日以繼夜地讀書,讓大腦適度休息,也就是身心有好的學習狀態,才能有好的效果。
再來,從身心狀態談到環境,也就是營造歸屬感。如何讓孩子有好的向心力,追求彼此共好的認同。帶領學生在社區參與議題、爬百岳、單車環島等,就是營造學校認同的歸屬感。
第三,培養自主能力,也就是放手的策略。不要怕孩子犯錯,因為犯錯與對話,是孩子成長的基礎。這幾年我們在校本課程的推動,讓孩子自主旅行就是以放手為策略,以真實情境為基礎,逐步讓他們習得自主能力,這也讓小校不再弱勢,相反的成為培育成熟公民的搖籃。
第四,在減低學習時間下,教學技巧更顯得重要。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,提升專注力,好的技巧是重要的。這樣的技巧要回到孩子的情境去思考,營造屬於他們的學習環境,這也是芬蘭成績一直維持頂尖的原因。
最後,就是師長的心態。要能夠具體實踐上述4個元素,老師與家長的心態必須調整。大人的防禦心不能太重,要勇於溝通,並且營造溫暖的環境,這是形成組織文化的條件,也是學校成功的基石。
上述5個元素,如果要在臺灣推動,必須先行試驗。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又保有好的成績,政府應該傾全力建構一個基地,在相同條件下,逐步地落實,未來才有推廣的可能。否則芬蘭經驗會淪為口號,言者敦敦,聽者藐藐,十年後還是一樣,無法進步。」--雲林縣華南國小、樟湖國中小校長、2017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得主╱陳清圳
「『教育即生活』是我2008年至芬蘭交換學生時,對芬蘭教育核心價值的體悟。從校長、教師到家長,都秉持著人本、務實的心態,大量利用『從做中學』實踐往後學以致用的基礎。我從沒想過游泳課時,老師會把全班帶到學校附近的湖邊教學,為的就是讓大家跟熟悉在自然環境中戲水時會發生的狀況,而不是單純在游泳池裡訓練。
教學與學習是雙向關係,一個是給予、一個是接收,兩者必須有共鳴才算成功,芬蘭教育的成功之處,便是重視這個雙向的關係,而不是一味地填塞知識給學生。」——《芬蘭的青年力》作者/陳聖元
「『芬蘭教育』是國際上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,在PISA評比後這麼多年,每次間隔一段時間就有相關書籍出版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人慕名前往芬蘭留學,有機會接觸芬蘭教育的臺灣人,對於其教育開放性,以及對學生信任感的震撼感,可能還超越了在法國看到羅浮宮千年文物的感動。芬蘭教育能不能複製?《像芬蘭這樣教》的作者以美國小學老師的觀點,還原芬蘭無數個教育『現場』,帶領讀者進入芬蘭人的思考脈絡,這本書不僅適合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參考,更值得家長以及社會大眾反思,臺灣教育,希望培養出什麼樣的人?」——《聽見芬蘭》作者、赫爾辛基大學音樂學博士生╱陳瀅仙
「在小國寡民的芬蘭,教育目的是將每位孩子教成才。沒有明星學校,因為每家學校都該一樣好、每個孩子都該得到同樣好品質的教育。以孩子為中心,讓孩子幸福、健康,並學習自主負責。這樣的思維,對逐漸少子化、習慣追求『菁英』路線、以『管理』孩子為主流教育方式的臺灣,非常值得借鏡。然而,芬蘭如何將這樣的教育理想落實?北國路遙,參訪不易,但能透過此書一窺堂奧,了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祕密。關心教育的爸媽、老師、學生,值得一讀!」——臺大電機系教授、PaGamO/BoniO CEO/葉丙成
「臺灣過去有很多人介紹芬蘭教育,但大多是觀察家、訪談者或家長的身分,本書難得由美國教師在芬蘭擔任教職的經驗整合,使得文化對照與專業理解更為深入。臺灣的教育文化與美國越來越像,學生面臨許多考試壓力;教師總覺得時間不夠用;社會就怕學生快樂學習,最後『死於安樂』;家長一天到晚想知道孩子的排名,總覺得『有競爭才有動力,擊敗他人才是成功』。從本書內容得知,芬蘭在經濟層面讓學生沒有貧窮或基本需求匱乏的問題,教師可專注在專業工作,能活化教科書,也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,並在教育的三大核心元素(學生/教師/內容)之間維持健康的動態平衡。在文化層面,芬蘭人似乎都是生活高手,生活先於課業與工作,透露出一種寧靜、自然、自信、自發、互動、共好的人生觀,並影響了教育。」--政大教育系教授╱詹志禹
目錄
專業導讀 專注成為最好的自己/田耐青
專文推薦 教育創新在芬蘭/吳思華
來自臺灣的迴響
各界推薦
前言 芬蘭教育為何能成功?在地專家告訴你/派西.沙爾伯格
自序 我是美國教師,我在芬蘭教育中找到答案
第一章 幸福
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/一邊活動,一邊學習/放學後,讓身心重新充電/簡化空間/呼吸新鮮空氣/到野外走走/保持寧靜
第二章 歸屬
組織學生福利團隊/認識每一個孩子/和學生玩耍/慶祝學習成果/追求班級夢想/禁止霸凌/打造共伴學習系統
第三章 自主
一開始就給予自由/留一些彈性時間/提供更多選擇/和學生一起參與計畫/讓孩子玩真的/信任學生,同時賦予責任
第四章 技巧
教學要抓對重點/探索教科書/適當運用科技/將音樂融入各種課程/多方引導/證明所學/主動和學生討論成績
第五章 心態
尋找心流體驗/臉皮要更厚一點/邊喝咖啡邊合作/歡迎專家蒞臨/放假就是要休息/不要忘記樂趣
謝辭
參考書目
專文推薦 教育創新在芬蘭/吳思華
來自臺灣的迴響
各界推薦
前言 芬蘭教育為何能成功?在地專家告訴你/派西.沙爾伯格
自序 我是美國教師,我在芬蘭教育中找到答案
第一章 幸福
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/一邊活動,一邊學習/放學後,讓身心重新充電/簡化空間/呼吸新鮮空氣/到野外走走/保持寧靜
第二章 歸屬
組織學生福利團隊/認識每一個孩子/和學生玩耍/慶祝學習成果/追求班級夢想/禁止霸凌/打造共伴學習系統
第三章 自主
一開始就給予自由/留一些彈性時間/提供更多選擇/和學生一起參與計畫/讓孩子玩真的/信任學生,同時賦予責任
第四章 技巧
教學要抓對重點/探索教科書/適當運用科技/將音樂融入各種課程/多方引導/證明所學/主動和學生討論成績
第五章 心態
尋找心流體驗/臉皮要更厚一點/邊喝咖啡邊合作/歡迎專家蒞臨/放假就是要休息/不要忘記樂趣
謝辭
參考書目
序
自序
我是美國教師,我在芬蘭教育中找到答案
在麻州(Massachusetts)阿靈頓(Arlington)教書的第一年,我很快就瀕臨崩潰。週一到週五,我每天早上6點半就到學校,黃昏離開時,我的背包裡通常塞了一大堆教學指南。不在學校的時候,我試著把工作丟到一旁,但我做不到。吃早餐時,我會焦慮地閱讀教學計畫;晚上我躺在床上,一直想著整天我做錯了哪些事。每晚我平均會醒來4、5次,有時早上醒來,我甚至會焦慮得跑進廁所裡嘔吐……很噁心,我知道。
教書生涯剛開始時,第一年我充滿熱情、非常有自信,認為自己絕對會熱愛這個工作。但到了10月,我終於對自己承認:我痛恨這個工作、一點也不開心,一切和我期望的恰好相反。
我的芬蘭妻子喬漢娜(Johanna)很擔心我,不斷提出警告:如果我不放慢腳步,就得請長假了。我回答她:「不,我絕不能這樣做。」喬漢娜不懂我為何堅持不停地工作。她提到她在赫爾辛基的芬蘭朋友,和我一樣教一年級,但她每天工作不超過6小時,其中還包括1、2個小時的備課時間;下午2點離開學校的時候,她把工作留在學校,絕不帶回家。
我猜喬漢娜應該搞錯了她朋友的工作量,如果她沒弄錯,那麼,這位朋友一定不是個好老師。我告訴妻子,一個好老師不可能每天工作時間這麼短;我更進一步解釋,好老師應該不斷鞭策自己,直到極限。
喬漢娜說:「在芬蘭可不是這樣。」
我的妻子從芬蘭高中畢業後,曾在赫爾辛基當了幾個月的代課老師,因此她很了解芬蘭教育者的實際工作狀況。在芬蘭學校裡,老師和學生每個小時都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。喬漢娜說,休息時間裡,老師都在教師休息室喝咖啡、和同事聊天、翻閱雜誌。以我的美國經驗而言,這有點不可思議。
在我的麻州學校裡,午休時間——幾乎是整天裡唯一的休息時間——我通常都在工作,手上拿著剝了皮的香蕉一面猛啃,一面穿梭在各個教室之間,忙著準備下午的課程。
在頭一年的教書生涯裡,我的芬蘭妻子盡力試圖說服我,世界上還有其他(更簡單的)教書方式。不單單只是讓你在教職上存活下來,還能幫助你茁壯。可是我完全聽不進去。
我的現實生活就和許多教職者一樣,與芬蘭教師的日常大相逕庭。我沒有每小時15分鐘的休息時間;當喬漢娜的朋友下午兩點離開學校的時候,我還在上最後一堂課呢!下午3點後,當我跟一年級學生揮手說完再見,還有一大堆備課等著我。
當我還是菜鳥時,每天都花大約12小時工作。光憑這點,我絕對比喬漢娜的朋友更優秀,但到了學年底,我終於明白自己是個差勁的老師。我嚴重缺乏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均衡,壓力和焦慮已然過載。最糟糕的是,教書的工作不再令我喜悅,我的不快樂似乎已經反映在學生身上了,他們看起來非常很痛苦。
那一年,一位資深的老師曾對我說,有一半的新任教師會在五年內放棄教職,我覺得自己肯定會是其中之一。到了2月底,我陷入極度焦慮和嚴重睡眠缺乏,已經無法為第二天備課。我記得自己常常坐在桌前,花好幾分鐘呆呆地望著記事本,卻什麼也寫不出來。某天下午,我又花了一個小時試圖備課,卻毫無進展。回到家,我癱坐在廚房地板上,最後終於躺平,久久說不出話來。妻子見狀後,苦苦哀求我休息一段時間,因為我已經失眠好幾個星期了。這回我終於同意了,拿起話筒,向校方要求請長假。
我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放棄了,乾脆趁此機會轉行吧,假裝這只是一場噩夢。但我同時也在思考,我芬蘭妻子的建議會不會是對的?
有沒有可能,我可以不光是教書,還能從中不斷茁壯?即使是在美國的課堂上?
好吧,我們搬去芬蘭看看
三年後,喬漢娜和我決定搬到芬蘭,於赫爾辛基定居。並不是我想逃離美國教育,事實正好相反:我根本不想離開。
動身的前一年(2012年),我持續在同一間學校任教,很感激自己能夠撐過丟臉的第一年。經過一個月的長假之後,我得到很棒的支持和經驗。過了一段時間,我終於開始享受到教書的樂趣,雖然每天下班回家還是覺得身心疲憊。我一邊全職教書,一邊進修研究所的課程,還接了幾個兼職工作。我待在家的時間遠不如我期望得多,或許,老實說,我慢慢又要瀕臨崩潰了。
為此,我們決定舉家搬至芬蘭,希望放慢生活步調,尤其孩子們年紀還小(我們現在有兩個不滿五歲的孩子)。當我宣布要搬到赫爾辛基的時候,我美國的學校校長表示,這會是我的一個事業機會。我記得自己還為此發笑,因為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,在芬蘭可能不再教書,我要重新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就在這樣的心情之下,我替全家人買了飛往赫爾辛基的單程機票,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那裡找到像樣的工作。
2013年6月底,那是我們搬遷的前一個月,我仍舊還沒找到教育職缺。某天早晨,我收到一位赫爾辛基校長寫來的電子郵件。我這才想起,今年3月時我曾寫信給她(及其他幾位芬蘭校長),但遲遲沒有收到回音。我本已放棄希望,但那個6月的早晨,信箱中出現了這封信,她詢問我是否有興趣,在赫爾辛基公立學校擔任五年級英文課的教師——我高興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。
一切來得這麼突然,那個星期結束前,這位芬蘭校長已透過Skype和我面談,並表示願意雇用我。我開心極了,很感激地接受了這份工作。然而我開始擔心:自己究竟答應了什麼?
就像許多美國人一樣,我也曾聽說芬蘭的教育是全世界最棒的。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?喬漢娜已跟我說過芬蘭學校的種種:主要就是工作時間短、每小時有15分鐘的下課時間。我曾在某部教育紀錄片裡看過,一位芬蘭的15歲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測驗(即PISA)表現優異,該測驗可測試學生在閱讀、數學和科學上的批判性思考能力。我對芬蘭教育的認識僅只於此,也就是說,在我答應前往赫爾辛基教導五年級學生時,我對他們的教育體系了解甚少。
儘管如此,我仍下定決心花兩年時間,實地了解芬蘭的學校系統。這趟旅程充滿了不確定性,我知道將是一場奮戰——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場奮鬥,但並非以美國老師可能誤以為的方式呈現。
最簡單也最實用的課堂策略
當一個人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,通常會受到不少文化震撼(cultural shock,或譯文化衝擊),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感到迷失。我的妻子是芬蘭人,在舉家搬遷以前,我已去過她的母國十幾次,所以這趟旅程我幾乎沒有經歷任何衝擊,除了一個場所:我的新學校。
我在赫爾辛基的學校充分感受到異國驚奇,不斷發現新的體驗和規則。在這個全然不同以往的體系中,我必須重新思考我在美國學校學到的「最佳實務」(best practice)。在赫爾辛基的兩年裡,我有很多機會近身研究芬蘭的教學方法,我觀察了超過一百堂其他教師的教學課程;更在兩位資深芬蘭同事的督導下,完成了在美國進修的國小教育碩士學位的教學實習。
寫這本書的同時,我很好奇,其他芬蘭老師是否也在運用了我在赫爾辛基看到的教學方法,於是我參訪了芬蘭其他地方的幾所學校,並訪談學前幼稚園、小學和中學的老師。我發現赫爾辛基的教學方法,在整個芬蘭都很普遍。
這些策略並不時髦,不會讓每個學生都配備一架iPad;也不是那種很抽象的理想主義,例如:「嘿!全盤信任學生就好了嘛!」芬蘭的教學方法很簡單、有效,可以運用在任何課堂上。最棒的是,當我運用這些策略時,課堂便會充滿歡樂。儘管這些芬蘭做法在另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下,會需要一點點修改,但絕不是只在芬蘭管用。
例如我在書裡建議的一項策略:安排一天裡可讓大腦休息的時間。若把時空移轉到美國,除非改變教育政策,美國教師不太可能像芬蘭教師那樣,經常給學生(以及自己)15分鐘的下課休息時間。但教師仍可將這項策略調整為,在一天中提供學生短短的「選擇時間」,讓孩子在課堂中保持新鮮感和專注力。
本書中,我最在意的是,雖然正如派西.沙爾伯格在前言裡提到的,美國與芬蘭兩國的教育系統明顯不同,但美國教師——受到芬蘭教育方法啟發後——仍然可以思考一下,究竟該怎麼做,才能讓課堂產生正向改變。
當2001年第一份PISA報告公布後,芬蘭竟然排名世界第一。芬蘭式的溫和做法(上學時間較短、家庭作業較少、很少做標準測驗)公然違背了取得好成績的傳統智慧。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向全世界證明了,辦學自有別的做法:無須窄化課程科目,更不必把老師和學生都弄得累個半死。儘管政府的教育政策最為關鍵,但在芬蘭課堂上,同樣可以看見許多微型範例。
身為美國教師,芬蘭教育家的諸多創新策略可能較難啟發我們(因為芬蘭的許多教學法其實源自北美和其他地方)。但根據我的經驗,人們可從芬蘭教師身上學習的是,他們似乎重視快樂遠遠大於成就。芬蘭教師非常擅長各種微小、簡單的決定,以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。最終,正如多次PISA成績所證明的,芬蘭的學生學習成果非常優秀。
和許多美國教師一樣,我讀過道格.勒莫夫(Doug Lemov)寫的《王牌教師的教學力》第二版(Teach Like a Champion 2.0),裡頭寫了一大堆看起來很管用的課堂策略,但其中一項很令我很困惑——喜悅元素。勒莫夫認為,教師可善用課堂中的喜悅以提升學生成績:
「當然,喜悅元素不是終點。在課堂中,好的喜悅元素只是「僕人」——目的是支持當天的教學目標。你必須學會如何快速地啟動和停止喜悅元素。」
勒莫夫似乎認為喜悅是種策略,當初我不太懂他的意思。但受到芬蘭教育的啟發後,我認為教師的確應該把喜悅(或說快樂)當作課堂上最主要的目標。此處的快樂指的是「高昂的正向情緒」,不但不會讓教學和學習失焦,還可改善產能、提升社會與情緒的智慧。
把「課堂上的快樂」當作教學重點,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,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:當你試圖睡得更好時,會把睡眠這件事分解成上床前的好幾個步驟,例如:簡單運動一下、將手機關掉;同樣的,我們也可以運用一系列的策略,使快樂成為課堂上的第一要務。
在芬蘭教書時,我發現了一些步驟,可讓教育者提升快樂的教學與學習。奧斯丁德州大學(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)麥克柯姆茲學校(McCombs School)的拉伊.拉赫胡納森教授(Raj Raghunathan),曾寫過一本《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》。他指出快樂的4個元素(前提是生活基本需求無虞)是歸屬感、自主性、技巧和心態。我要再加上一個元素:幸福感。我認為幸福是發展以上4個元素的基礎。在本書中,我根據這五種快樂元素,蒐集了33種可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,期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。
前言:
芬蘭教育為何能成功?在地專家告訴你
暢銷書《芬蘭範本2.0》(Finnish Lessons 2.0)作者/派西.沙爾伯格(Pasi Sahlberg)
2000年時,這本書根本不可能出版。那時候,全球教育的景象與現在極為不同。英國剛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基本教育改革,強調更高的成就目標,也更常舉辦學力測驗,改變了所有學生與教師的生活。瑞典正在進行激進的學校改革,鼓勵發展新式的自由學校,從此之後,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另類學校。東南亞、日本、香港、南韓和新加坡等地的學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,希望加速教學腳步、提高學習成效,尤其是在閱讀、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上。美國則在許多州進行實驗,加強要求教師與學校的責任,企圖提升學生成就與畢業率。總而言之,當時全世界都在努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成就。如果這本書寫於2000年,內容就會與那時許多類似的書籍一樣,以提倡教師效率、提供失敗學校如何轉型的策略、呼籲改變整個教育系統等為主。
如果你在國際教育會議上詢問與會人士,為了改善教育或學校,他會想到哪裡參訪,以得到啟發和好點子,大部分人會回答上述這些國家;也有些人可能會提到澳洲、紐西蘭、德國或荷蘭。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正在嘗試全新、有趣的方法,企圖藉此監督教育改革、告訴家長們校方表現如何、並創造新的教育領導方式。關於上述諸國的創新和改變,目前已有多項研究參訪與合作計畫,但在當時,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,僅有少數人會指出其在教育系統上值得探討——那就是芬蘭。
到了2001年12月,一夕之間全都改變了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, OECD)針對全球15歲學生做了閱讀、數學和科學上的能力測驗(即國際學生評量,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 PISA),並公布第一次國際研究的結果。煞時間,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。
PISA成績可用來預測學生成年後,在多元知識經濟體系(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economies)中的成功機率。但眾人沒想到的是,全國人口不到五百五十萬人的芬蘭,竟在OECD施測的31個國家中名列第一。再者,芬蘭當地不同學校的學生成績似乎沒有多少差異;學童在校學習的比例、以及是否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等因素,與別的國家相比也無特殊之處。更教人不解的是,芬蘭似乎只用了極少的教育經費,就達到了如此可觀的成就。怪不得全球教育界都感為此困惑不已。
芬蘭意外躍上國際教育舞臺的中心,不光是引起全球教育社群和媒體關注,在芬蘭國內的教育專家、學者、評論家之間同樣造成騷動。芬蘭學校在PISA中獲得如此優秀的成就,卻沒人能提出合理的解釋。實際上,在2001年12月之前,芬蘭自1970年代開始實行的九年完全學校(編按:涵蓋一年級~九年級,類似臺灣的九年一貫教育)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尖銳批評。高中和大學不斷抨擊這個新的學校系統,已逐漸降低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巧。某些雇主也加入戰局,批評新一代年輕人缺乏職場倫理且好逸惡勞;少部分家長也覺得那些有能力、有才華的孩子在完全學校中未能得到足夠的空間、無法發展潛力。這些人建議政府應仿效全球其他各校的做法,包括:建立更高的標準、對學生成就提出更詳細的報告、給家長更多學校的選擇、創立資優學校等。然而,2001年12月PISA成績公布之後,這些反對聲浪便漸漸安靜、平息下來了。換句話說,若不是芬蘭學生在PISA表現告捷,這本書大概永遠無法問世。
芬蘭教育的五大成功因素
對於芬蘭教育的成功,全球湧現了成千上萬的提問,芬蘭人的反應是什麼呢?當地許多人(包括我在內)都相信,芬蘭學生之所以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同儕更好,是因為五項重要元素。我將在下一段逐項說明這五項元素,其中四項與學校直接相關,一項則與學生的校外活動有關,但提醒各位,「教育」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系統,當我們試圖解釋其中發生的事情時,必定包括猜測的成分,永遠無法百分之百確定。
第一,芬蘭的孩子滿年七歲後即進入完全學校,此處提供每個孩子均衡、全人、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與發展,可替良好、公平的學習奠定基礎。學校的課程提供均衡的各科學習,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多方面培養個性與才華。不同於私立學校之間的相互競爭,每間完全學校都是好學校——無論位於何處,或面對的學生是誰。大部分的芬蘭班級混合了來自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,不會因為個人的能力或家庭背景而分門別類。在過去四十年裡,這樣的融合精神形塑了教師與家長的心態,他們相信只要有合適且足夠的支持,任何人都可以學會應該習得的大部分事物。整個國家都把關鍵目標放在「學校如何專注於提升兒童的幸福、健康和快樂」。
第二,芬蘭人很早就發現,如果要成功教導多元班級,校方就需要聘雇接受過更完整訓練的師資,於是芬蘭教師培訓的門檻,便一口氣從大學拉高至研究所學歷。早從80年代,完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,就是學校教師必須從研究取向的碩士班畢業,如同國內任何一項專業。如此一來,這些剛從學校畢業的教師,就會比其他資深的同事讀過更多兒童心理學、教學法、特殊教育、主題教學法與課程,也會負起更大的專業責任。到了90年代,教師更得共同設計學校課程、選擇最有效率的教學方法、評估學生學習效果、自我督促進行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。正因為芬蘭持續加強教學專業,民眾便能對師資和學校建立較高的信任度,教師的地位也因此提升,更多年輕人願意從事教職。
第三,芬蘭老早就決定在校園中建立永久性的機制,以確保並提升兒童的幸福與健康。此機制的主要目標是:即使家庭缺乏基本健康與照護,孩子也不會失去獲得成功的機會。其保障的主力就是新的特殊教育結構:任何與教育相關的問題都應該盡早發現、即刻處理,並確保每間學校能有足夠的資源與人力以達成目標。在芬蘭,各級學校都必須建立學生福利團隊,包含專家、教師、領導人,一起討論相關議題,決定如何用最佳方式解決問題。當然,要使所有學校的特殊教育服務都能運作順暢,就得讓設有較多特教生的學校擁有更多經費。如此一來,芬蘭的教育平等就有了強壯、全面的重要基礎。
第四,雇用有經驗的、夠資格的教育家擔任中層教育領導人,不論在學校或整個學區都應如此。一間學校的校長同時得具備能在自己學校任教的能力及資格;學校領導人除了帶領個人之外,還得領導整個學習機構。芬蘭學校的領導階層相當扁平,大部分校長在領導的任務之外,也同時負責教學。如此一來,就能保證學校領導人和課堂經驗有直接的連結。我們注意到,如果教師知道自己的老闆(即校長)也從事教學工作,當他在課堂上面臨類似的問題時,便會比較願意接受回饋、主動討論自身遇到的困難。我曾經在著作中提過,在芬蘭學校裡,領導者也是教師,教師也是(教學上的)領導者。
第五,學生在校外的狀況會對校內學習產生重大影響。雖然在芬蘭,家庭背景和學生成就的關聯性比其他國家弱,但年輕人的校外活動確實扮演了教育成敗的重要角色。因此,兒童與青少年政策和協會、俱樂部與機構形成緊密的網路,對於兒童的幸福、健康和社會資源形成重大的正面影響,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學業表現。芬蘭大約有十萬個非政府協會,成員總共一千五百萬人,為全國人口的三倍之多,這表示芬蘭人在工作和學校之外,還參與了諸多不同活動。芬蘭少年中,有五分之三的人會參加校外的社交活動。這些協會最常舉辦的活動包括運動、藝術與文化。年輕人可在此學習學校沒教的知識與技巧,形成互補。此外,更有90%的芬蘭少年表示自己至少有一項校外嗜好,這顯然也對學業表現有所影響。全面性的兒童早期發展照護、公共健康照護,以及為數眾多的公共圖書館等,皆為支持學校、協助孩子成功的部分元素。
從局外人的眼光,一窺芬蘭教育的堂奧
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教育系統如何運作,也難以全盤掌握不同的元素如何在校內和校外影響教育成效。因此,除了親身參與的教育系統之外,往往很難想像其他人究竟做了些什麼。花一週時間參訪學校、聽專家講解,不太能夠得到足夠的資訊,你仍舊無法理解芬蘭的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。唯一的方法,就是成為芬蘭當地的教師、進入教育現場,讓芬蘭「親自教導」你。因此,本書作者提摩西.沃克成了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。他的書寫呈現了芬蘭學校裡許多細微的文化組成,提供了更寬廣的理解,對國外與芬蘭教育家都將有所啟發。
我遇見提摩西的時候,他剛和家人從波士頓搬到赫爾辛基。我們討論了芬蘭學校和典型美國學校的不同之處。他與我分享了他任教的五年級課堂經驗,我覺得很有意思。提摩西在里穌完全學校(Ressu Comprehensive School,赫爾辛基的一所公立學校,提供國際學士課程,我經常造訪,十分熟悉)任教時,他接觸到很多芬蘭學校的元素及模式(各位即將在書中讀到)。這些重要且實際的面向讓芬蘭學校與眾不同,由於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,若透過局外人的眼光觀察並書寫,想必會更加全面。而除了提摩西以外,我想不出任何人能夠做得比他更好了。
當我即將完成新書《芬蘭範本2.0》(此書為《芬蘭範本:世界能夠從芬蘭教育改革學到什麼》[Finnish Lessons: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]的第二版)時,我問出版商是否可在封底上一張貼紙:「警告:切勿在家中嘗試」。因為上回已經有太多的政治家、教育領袖和老師來詢問,如何在自己的國家執行芬蘭學校系統。出版商理解我的擔憂,但仍然不肯在書上張貼警語。
坦白說,我認為要把一個地方的教育系統完整地轉移到另一個所在,是不可能的事。教育系統擁有很複雜的文化,是個有機體,就像植物或樹木,只能在原生土壤與氣候中茁壯。關於這一點,提摩西也在這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清楚說明了。儘管如此,他仍然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步驟,可以讓學校更快樂、更喜悅。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,並秉持其中的精神,那麼,你的課堂就會有一點點像芬蘭學校了。祝各位好運!
謝辭
大約三年前,一位來自紐約,名為黛博拉(Deborah)的編輯,寄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給我。當時我剛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教了半年書,並開設了一個名為「芬蘭教我的事」(Taught by Finland)部落格。黛博拉詢問我是否想過出書。不……我從沒想過。
我非常感激黛博拉.莫馬德(Deborah Malmud)從一開始就給予信心,認為我可以寫出《像芬蘭這樣教》一書。我也感謝整個諾頓(Norton)出版團隊全程世界級的協助。
我要感謝派西.沙爾伯格,從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一年,就鼓勵我用局外人的眼光撰寫關於芬蘭教育的文章;我真高興他為我寫了這本書的前言。我也很感激之前在里穌完全學校任教兩年的同事和學生。為了完成這本書,我訪談了十幾位其他學校的芬蘭教育家,很感謝他們願意和我交換意見。
前往赫爾辛基教書前,幾位才華洋溢的美國教育家悉心指導了我。感謝布萊恩(Brian)、亨利 (Henry)、喬安娜(Joanna)、凱西(Kathy)、琳達露(Linda Lue)、麗莎(Lisa)、史蒂芬(Steven)和特瑞沙(Tricia)。我也要感謝妻子喬漢娜和孩子米賽爾與阿達莉雅(Adalia)。他們的愛帶給我許多喜悅。最後,我要對上帝表達最深的謝意,感謝祂給與的一切。
他序
教育創新在芬蘭
2018年寒假,我有個機會到芬蘭參訪,觀摩考察當地的國民教育。為此,過去幾個月,一直和同仁認真研讀芬蘭教育的相關資料。行前,遠流出版社送來一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新書樣本。對我來說,這本書來得真是剛好,它給了我更完整的行前教育。
芬蘭地處偏遠的北歐,人口不到550萬,一般人民說芬蘭語,在直覺中,很難和全球教育典範劃上等號。但在2001年OECD發表的國際學生評量(PISA)中,芬蘭竟然在受測的31個國家裡,閱讀、數學、科學等三方面都名列第一。在接下來兩次的評量亦維持相近的結果,而且各學校之間的差異非常小,更引人注目。忽然之間,芬蘭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焦點,也成為關心國教者的朝聖之地。
在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(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)的調查中,芬蘭的教育仍然名列第一。由於國民教育的成功,教育創新已成為芬蘭這個國家的代名詞,更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:大學設有教育創新學程,招收全球學生,共同探索未來教育;創新育成中心(xEDU)協助年輕人發展各項教材教法教具,開創新事業;每年寒冬在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教育科技年會(SLASH),則已成為全球數萬名教育科技菁英最重要的聚會點;芬蘭政府亦順勢而為,配合建國百年慶祝活動,辦理全球教育創新(hundrED)選拔活動,持續鼓勵芬蘭教育現場的創新活力,也藉此與世界各國發展更深厚的民間交流。教育,儼然成為芬蘭國家發展的領頭羊。
我們都知道,在教育領域中,所有光鮮亮麗的成就,其實都來自點點滴滴、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,芬蘭的教育成就亦是如此。而《像芬蘭這樣教》這本書,讓我們對這樣的觀點有更深的體會。
本書作者提摩西.沃克原是一位美國教師,因爲在原來的教學工作遇到挫折,全家人移居到芬蘭,並且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擔任五年級英文課程的教師。他在為期兩年的教學中,深刻體會芬蘭的教育實務,並從一個親身參與的局外人角度,為芬蘭的教育現場做了最忠實的記錄,內容真的是客觀又豐富。
作者觀察到的芬蘭教育,從表面看,並沒有太多的神奇之處。教師上課用教科書,以演講式的教學為主,同學忙著抄白板、寫筆記,少量使用科技教具,重視扎根式的學習,期末也需要給每個學生客觀的成績評量(4~10分)。這些都和傳統教育無異,也和大家對芬蘭的光榮印象(上學時間短、家庭作業少、不太做標準測驗等)截然不同。
這個反差激起作者的探索精神。他透過親身的工作經驗,以及和同事的討論,深刻理解芬蘭教育的特長,也是在芬蘭教師身上最值得學習的部分:善用各種微小簡單的安排,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。
作者認為快樂學習才是成功教育的關鍵,而快樂主要來自於幸福、歸屬、自主、技巧與心態等5種元素。他根據這5種元素,蒐集了33個可以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,供讀者參考,也讓我們看到芬蘭教育的真實面。作者在書中的舉例說明都非常平實,讀完這本書,實有反璞歸真之感。
我們常說,教育是一個「生命陪伴生命」的過程,年輕學生的成長,所需要的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學習,更是對一個完整生命的全然關注。信任學生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、建立共學夥伴、創造心流體驗、客觀回饋學習成果等,都是教育過程更值得經營的部分;當這些部分搭配得宜,專業學習自然更容易達到目標。
本書另一個值得推薦的是,作者除了重視學生的快樂學習外,同樣關照在「生命陪伴生命」的另一端——教師。只有教師感受到教學快樂,才能成就完整的教學任務。他鼓勵老師們要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、呼吸新鮮空氣、到野外走走、找出工作與休閒的最佳節奏;和學生認真玩耍、一起參與計畫、共同慶祝學習成果等。
同事間則應輕鬆互動、彼此分享、共同創造。更重要的是,放棄競爭的心態、專注於自己當下的工作,尋找自我的心流體驗。這些,都能幫助教師感受到教學的快樂。成就一個快樂的老師,也成就了一個成功的教育。
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文化系統,各個國家地域中的成功典範不一定能直接複製。過去幾年,我有機會接觸臺灣的國教現場,和一群熱情的夥伴們共同努力研擬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,推動教育創新的工作。基本理念大家都認同,但城鄉差距大,教學策略同樣要因地制宜才行。
臺灣在PISA的評量中表現並不差,而在和教育夥伴互動過程中,我同樣發現,臺灣教育創新的獨特案例已經隱然可見。這些成果,來自於一群對學生充滿真愛的基層教師與志工夥伴;來自於能夠就地取材、動手實作的實創精神;更來自於願意共享共善的課程共備社群。我們期待,這些逐漸形成的另一種典範也可以被看見、被肯定、被報導、被分享,進而匯聚成翻轉臺灣國教的動能。有朝一日,也像芬蘭一樣,成為值得全球學習的另一個對象。
(本文作者吳思華,現任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,曾任教育部長。研究專長為策略管理、產業與競爭分析、知識經濟、創新與創造力等,曾獲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、2008年「科技管理獎」個人獎。)
導讀
專注成為最好的自己
這本書簡直是我一向以來的「教育人類學家」夢想成真!自2008年起,我和同事持續帶領師資生到海外進行教學見習與實習。曾踏入泰國、尼泊爾、澳洲、紐西蘭、菲律賓、越南及斯里蘭卡等國的中小學教室,見習當地教師的教室布置、班級經營與教學,觀察學生的學習與活動,並有機會親自教導他們。惜因經費有限,每次停留時間僅一~三週,且為外國訪客身分,無法深入參與及理解學校運作。
本書的有趣之處,在於作者的跨文化觀察與思考。作者是一位美國小學教師,在麻州公立小學任教三年後因教學壓力「瀕臨崩潰」,為平衡工作與生活,毅然接受芬蘭妻子的建議,於2013學年度全家移民芬蘭,並進入芬蘭的公立小學任教英文,在小學教育領域感受到滿滿的文化衝擊,於是成立「芬蘭教我的事」(Taught by Finland)部落格,一點一滴記錄芬蘭小學教育的元素與模式。本書是作者積累了四年多的芬蘭小學現場觀察與實踐,還有與芬蘭同事的專業對話及芬蘭妻子的協助解讀,寫作底蘊相當厚實。
書中描述的芬蘭小學圖像,時常讓我想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的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理念。出於對臺灣現況的反思及因應世界未來趨勢,臺灣的教育界希望能透過此次課程改革,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,了解如何與自我、他人、自然互動,並能實踐所學,致力於社會、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(出自教育部[103]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第一頁)。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芬蘭學校的形容:幸福、喜悅、快樂。在臺灣,有多少學生會這樣描述他的學校生活呢? 撰寫本文時,正好是一個寒流來襲的週末,恰好讀到臉書上這篇貼文:
「今早兒子不到8點就自己起床,平常7點40要叫很久才起得來,而且起床還會該該叫 (「抱怨」之意):想睡、眼睛張不開、鼻塞……今早起床完全沒該,第一句話是:『耶!終於放假了!』……兒子才幼兒園就這麼愛放假……不免擔心上小學會不會更不愛上學啊!」
感覺孩子從幼兒園時代就有厭學心情了,距離幸福、喜悅、快樂好遙遠呀!是的,臺灣可以向芬蘭學習的正是這種對幸福、喜悅、快樂的重視!本書提供了33種具體、簡單的策略,可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,其中我覺得最首要的因素是心態 (孫文名言:「人者心之器也……夫心也者,萬事之本源也」)。書中提到快樂有兩種主要的心態,一是貧瘠心態,強調競爭比較、分出輸贏;另一是豐足心態,強調合作、大家一起成長 (出自《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》一書)。作者觀察到在美國貧瘠心態的競爭觀點,已是教師的常態;但在芬蘭,許多教師為豐足心態,不在乎和別人比較,而是專注於成為最好的自己。一個被教育成心態豐足的兒童,得以免除因比較而生的壓力、焦慮、挫折等負面影響,而擁有合作、自我實踐等正向經驗,有比較高的可能與自我及他人和好且願意尋求共好;再加上其他各種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課程與教學實踐策略 (例如:透過KWL連結學生的興趣與課程),學生自然樂意主動探索學習;就這樣,十二年國教的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理念默默地在遙遠的北歐國度獲得實踐。
(本文作者田耐青,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博士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副教授,學習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。任教課程包括教學原理、國際教育研究與實習、生涯發展研究等,任教育部十二年課綱總綱宣導講師。)
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副教授/田耐青
我是美國教師,我在芬蘭教育中找到答案
在麻州(Massachusetts)阿靈頓(Arlington)教書的第一年,我很快就瀕臨崩潰。週一到週五,我每天早上6點半就到學校,黃昏離開時,我的背包裡通常塞了一大堆教學指南。不在學校的時候,我試著把工作丟到一旁,但我做不到。吃早餐時,我會焦慮地閱讀教學計畫;晚上我躺在床上,一直想著整天我做錯了哪些事。每晚我平均會醒來4、5次,有時早上醒來,我甚至會焦慮得跑進廁所裡嘔吐……很噁心,我知道。
教書生涯剛開始時,第一年我充滿熱情、非常有自信,認為自己絕對會熱愛這個工作。但到了10月,我終於對自己承認:我痛恨這個工作、一點也不開心,一切和我期望的恰好相反。
我的芬蘭妻子喬漢娜(Johanna)很擔心我,不斷提出警告:如果我不放慢腳步,就得請長假了。我回答她:「不,我絕不能這樣做。」喬漢娜不懂我為何堅持不停地工作。她提到她在赫爾辛基的芬蘭朋友,和我一樣教一年級,但她每天工作不超過6小時,其中還包括1、2個小時的備課時間;下午2點離開學校的時候,她把工作留在學校,絕不帶回家。
我猜喬漢娜應該搞錯了她朋友的工作量,如果她沒弄錯,那麼,這位朋友一定不是個好老師。我告訴妻子,一個好老師不可能每天工作時間這麼短;我更進一步解釋,好老師應該不斷鞭策自己,直到極限。
喬漢娜說:「在芬蘭可不是這樣。」
我的妻子從芬蘭高中畢業後,曾在赫爾辛基當了幾個月的代課老師,因此她很了解芬蘭教育者的實際工作狀況。在芬蘭學校裡,老師和學生每個小時都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。喬漢娜說,休息時間裡,老師都在教師休息室喝咖啡、和同事聊天、翻閱雜誌。以我的美國經驗而言,這有點不可思議。
在我的麻州學校裡,午休時間——幾乎是整天裡唯一的休息時間——我通常都在工作,手上拿著剝了皮的香蕉一面猛啃,一面穿梭在各個教室之間,忙著準備下午的課程。
在頭一年的教書生涯裡,我的芬蘭妻子盡力試圖說服我,世界上還有其他(更簡單的)教書方式。不單單只是讓你在教職上存活下來,還能幫助你茁壯。可是我完全聽不進去。
我的現實生活就和許多教職者一樣,與芬蘭教師的日常大相逕庭。我沒有每小時15分鐘的休息時間;當喬漢娜的朋友下午兩點離開學校的時候,我還在上最後一堂課呢!下午3點後,當我跟一年級學生揮手說完再見,還有一大堆備課等著我。
當我還是菜鳥時,每天都花大約12小時工作。光憑這點,我絕對比喬漢娜的朋友更優秀,但到了學年底,我終於明白自己是個差勁的老師。我嚴重缺乏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均衡,壓力和焦慮已然過載。最糟糕的是,教書的工作不再令我喜悅,我的不快樂似乎已經反映在學生身上了,他們看起來非常很痛苦。
那一年,一位資深的老師曾對我說,有一半的新任教師會在五年內放棄教職,我覺得自己肯定會是其中之一。到了2月底,我陷入極度焦慮和嚴重睡眠缺乏,已經無法為第二天備課。我記得自己常常坐在桌前,花好幾分鐘呆呆地望著記事本,卻什麼也寫不出來。某天下午,我又花了一個小時試圖備課,卻毫無進展。回到家,我癱坐在廚房地板上,最後終於躺平,久久說不出話來。妻子見狀後,苦苦哀求我休息一段時間,因為我已經失眠好幾個星期了。這回我終於同意了,拿起話筒,向校方要求請長假。
我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放棄了,乾脆趁此機會轉行吧,假裝這只是一場噩夢。但我同時也在思考,我芬蘭妻子的建議會不會是對的?
有沒有可能,我可以不光是教書,還能從中不斷茁壯?即使是在美國的課堂上?
好吧,我們搬去芬蘭看看
三年後,喬漢娜和我決定搬到芬蘭,於赫爾辛基定居。並不是我想逃離美國教育,事實正好相反:我根本不想離開。
動身的前一年(2012年),我持續在同一間學校任教,很感激自己能夠撐過丟臉的第一年。經過一個月的長假之後,我得到很棒的支持和經驗。過了一段時間,我終於開始享受到教書的樂趣,雖然每天下班回家還是覺得身心疲憊。我一邊全職教書,一邊進修研究所的課程,還接了幾個兼職工作。我待在家的時間遠不如我期望得多,或許,老實說,我慢慢又要瀕臨崩潰了。
為此,我們決定舉家搬至芬蘭,希望放慢生活步調,尤其孩子們年紀還小(我們現在有兩個不滿五歲的孩子)。當我宣布要搬到赫爾辛基的時候,我美國的學校校長表示,這會是我的一個事業機會。我記得自己還為此發笑,因為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,在芬蘭可能不再教書,我要重新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就在這樣的心情之下,我替全家人買了飛往赫爾辛基的單程機票,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那裡找到像樣的工作。
2013年6月底,那是我們搬遷的前一個月,我仍舊還沒找到教育職缺。某天早晨,我收到一位赫爾辛基校長寫來的電子郵件。我這才想起,今年3月時我曾寫信給她(及其他幾位芬蘭校長),但遲遲沒有收到回音。我本已放棄希望,但那個6月的早晨,信箱中出現了這封信,她詢問我是否有興趣,在赫爾辛基公立學校擔任五年級英文課的教師——我高興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。
一切來得這麼突然,那個星期結束前,這位芬蘭校長已透過Skype和我面談,並表示願意雇用我。我開心極了,很感激地接受了這份工作。然而我開始擔心:自己究竟答應了什麼?
就像許多美國人一樣,我也曾聽說芬蘭的教育是全世界最棒的。但這到底意味著什麼?喬漢娜已跟我說過芬蘭學校的種種:主要就是工作時間短、每小時有15分鐘的下課時間。我曾在某部教育紀錄片裡看過,一位芬蘭的15歲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測驗(即PISA)表現優異,該測驗可測試學生在閱讀、數學和科學上的批判性思考能力。我對芬蘭教育的認識僅只於此,也就是說,在我答應前往赫爾辛基教導五年級學生時,我對他們的教育體系了解甚少。
儘管如此,我仍下定決心花兩年時間,實地了解芬蘭的學校系統。這趟旅程充滿了不確定性,我知道將是一場奮戰——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場奮鬥,但並非以美國老師可能誤以為的方式呈現。
最簡單也最實用的課堂策略
當一個人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,通常會受到不少文化震撼(cultural shock,或譯文化衝擊),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感到迷失。我的妻子是芬蘭人,在舉家搬遷以前,我已去過她的母國十幾次,所以這趟旅程我幾乎沒有經歷任何衝擊,除了一個場所:我的新學校。
我在赫爾辛基的學校充分感受到異國驚奇,不斷發現新的體驗和規則。在這個全然不同以往的體系中,我必須重新思考我在美國學校學到的「最佳實務」(best practice)。在赫爾辛基的兩年裡,我有很多機會近身研究芬蘭的教學方法,我觀察了超過一百堂其他教師的教學課程;更在兩位資深芬蘭同事的督導下,完成了在美國進修的國小教育碩士學位的教學實習。
寫這本書的同時,我很好奇,其他芬蘭老師是否也在運用了我在赫爾辛基看到的教學方法,於是我參訪了芬蘭其他地方的幾所學校,並訪談學前幼稚園、小學和中學的老師。我發現赫爾辛基的教學方法,在整個芬蘭都很普遍。
這些策略並不時髦,不會讓每個學生都配備一架iPad;也不是那種很抽象的理想主義,例如:「嘿!全盤信任學生就好了嘛!」芬蘭的教學方法很簡單、有效,可以運用在任何課堂上。最棒的是,當我運用這些策略時,課堂便會充滿歡樂。儘管這些芬蘭做法在另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下,會需要一點點修改,但絕不是只在芬蘭管用。
例如我在書裡建議的一項策略:安排一天裡可讓大腦休息的時間。若把時空移轉到美國,除非改變教育政策,美國教師不太可能像芬蘭教師那樣,經常給學生(以及自己)15分鐘的下課休息時間。但教師仍可將這項策略調整為,在一天中提供學生短短的「選擇時間」,讓孩子在課堂中保持新鮮感和專注力。
本書中,我最在意的是,雖然正如派西.沙爾伯格在前言裡提到的,美國與芬蘭兩國的教育系統明顯不同,但美國教師——受到芬蘭教育方法啟發後——仍然可以思考一下,究竟該怎麼做,才能讓課堂產生正向改變。
當2001年第一份PISA報告公布後,芬蘭竟然排名世界第一。芬蘭式的溫和做法(上學時間較短、家庭作業較少、很少做標準測驗)公然違背了取得好成績的傳統智慧。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向全世界證明了,辦學自有別的做法:無須窄化課程科目,更不必把老師和學生都弄得累個半死。儘管政府的教育政策最為關鍵,但在芬蘭課堂上,同樣可以看見許多微型範例。
身為美國教師,芬蘭教育家的諸多創新策略可能較難啟發我們(因為芬蘭的許多教學法其實源自北美和其他地方)。但根據我的經驗,人們可從芬蘭教師身上學習的是,他們似乎重視快樂遠遠大於成就。芬蘭教師非常擅長各種微小、簡單的決定,以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。最終,正如多次PISA成績所證明的,芬蘭的學生學習成果非常優秀。
和許多美國教師一樣,我讀過道格.勒莫夫(Doug Lemov)寫的《王牌教師的教學力》第二版(Teach Like a Champion 2.0),裡頭寫了一大堆看起來很管用的課堂策略,但其中一項很令我很困惑——喜悅元素。勒莫夫認為,教師可善用課堂中的喜悅以提升學生成績:
「當然,喜悅元素不是終點。在課堂中,好的喜悅元素只是「僕人」——目的是支持當天的教學目標。你必須學會如何快速地啟動和停止喜悅元素。」
勒莫夫似乎認為喜悅是種策略,當初我不太懂他的意思。但受到芬蘭教育的啟發後,我認為教師的確應該把喜悅(或說快樂)當作課堂上最主要的目標。此處的快樂指的是「高昂的正向情緒」,不但不會讓教學和學習失焦,還可改善產能、提升社會與情緒的智慧。
把「課堂上的快樂」當作教學重點,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,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:當你試圖睡得更好時,會把睡眠這件事分解成上床前的好幾個步驟,例如:簡單運動一下、將手機關掉;同樣的,我們也可以運用一系列的策略,使快樂成為課堂上的第一要務。
在芬蘭教書時,我發現了一些步驟,可讓教育者提升快樂的教學與學習。奧斯丁德州大學(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)麥克柯姆茲學校(McCombs School)的拉伊.拉赫胡納森教授(Raj Raghunathan),曾寫過一本《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》。他指出快樂的4個元素(前提是生活基本需求無虞)是歸屬感、自主性、技巧和心態。我要再加上一個元素:幸福感。我認為幸福是發展以上4個元素的基礎。在本書中,我根據這五種快樂元素,蒐集了33種可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,期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。
前言:
芬蘭教育為何能成功?在地專家告訴你
暢銷書《芬蘭範本2.0》(Finnish Lessons 2.0)作者/派西.沙爾伯格(Pasi Sahlberg)
2000年時,這本書根本不可能出版。那時候,全球教育的景象與現在極為不同。英國剛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基本教育改革,強調更高的成就目標,也更常舉辦學力測驗,改變了所有學生與教師的生活。瑞典正在進行激進的學校改革,鼓勵發展新式的自由學校,從此之後,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另類學校。東南亞、日本、香港、南韓和新加坡等地的學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,希望加速教學腳步、提高學習成效,尤其是在閱讀、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上。美國則在許多州進行實驗,加強要求教師與學校的責任,企圖提升學生成就與畢業率。總而言之,當時全世界都在努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成就。如果這本書寫於2000年,內容就會與那時許多類似的書籍一樣,以提倡教師效率、提供失敗學校如何轉型的策略、呼籲改變整個教育系統等為主。
如果你在國際教育會議上詢問與會人士,為了改善教育或學校,他會想到哪裡參訪,以得到啟發和好點子,大部分人會回答上述這些國家;也有些人可能會提到澳洲、紐西蘭、德國或荷蘭。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正在嘗試全新、有趣的方法,企圖藉此監督教育改革、告訴家長們校方表現如何、並創造新的教育領導方式。關於上述諸國的創新和改變,目前已有多項研究參訪與合作計畫,但在當時,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,僅有少數人會指出其在教育系統上值得探討——那就是芬蘭。
到了2001年12月,一夕之間全都改變了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, OECD)針對全球15歲學生做了閱讀、數學和科學上的能力測驗(即國際學生評量,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 PISA),並公布第一次國際研究的結果。煞時間,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。
PISA成績可用來預測學生成年後,在多元知識經濟體系(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economies)中的成功機率。但眾人沒想到的是,全國人口不到五百五十萬人的芬蘭,竟在OECD施測的31個國家中名列第一。再者,芬蘭當地不同學校的學生成績似乎沒有多少差異;學童在校學習的比例、以及是否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等因素,與別的國家相比也無特殊之處。更教人不解的是,芬蘭似乎只用了極少的教育經費,就達到了如此可觀的成就。怪不得全球教育界都感為此困惑不已。
芬蘭意外躍上國際教育舞臺的中心,不光是引起全球教育社群和媒體關注,在芬蘭國內的教育專家、學者、評論家之間同樣造成騷動。芬蘭學校在PISA中獲得如此優秀的成就,卻沒人能提出合理的解釋。實際上,在2001年12月之前,芬蘭自1970年代開始實行的九年完全學校(編按:涵蓋一年級~九年級,類似臺灣的九年一貫教育)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尖銳批評。高中和大學不斷抨擊這個新的學校系統,已逐漸降低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巧。某些雇主也加入戰局,批評新一代年輕人缺乏職場倫理且好逸惡勞;少部分家長也覺得那些有能力、有才華的孩子在完全學校中未能得到足夠的空間、無法發展潛力。這些人建議政府應仿效全球其他各校的做法,包括:建立更高的標準、對學生成就提出更詳細的報告、給家長更多學校的選擇、創立資優學校等。然而,2001年12月PISA成績公布之後,這些反對聲浪便漸漸安靜、平息下來了。換句話說,若不是芬蘭學生在PISA表現告捷,這本書大概永遠無法問世。
芬蘭教育的五大成功因素
對於芬蘭教育的成功,全球湧現了成千上萬的提問,芬蘭人的反應是什麼呢?當地許多人(包括我在內)都相信,芬蘭學生之所以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同儕更好,是因為五項重要元素。我將在下一段逐項說明這五項元素,其中四項與學校直接相關,一項則與學生的校外活動有關,但提醒各位,「教育」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系統,當我們試圖解釋其中發生的事情時,必定包括猜測的成分,永遠無法百分之百確定。
第一,芬蘭的孩子滿年七歲後即進入完全學校,此處提供每個孩子均衡、全人、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與發展,可替良好、公平的學習奠定基礎。學校的課程提供均衡的各科學習,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多方面培養個性與才華。不同於私立學校之間的相互競爭,每間完全學校都是好學校——無論位於何處,或面對的學生是誰。大部分的芬蘭班級混合了來自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,不會因為個人的能力或家庭背景而分門別類。在過去四十年裡,這樣的融合精神形塑了教師與家長的心態,他們相信只要有合適且足夠的支持,任何人都可以學會應該習得的大部分事物。整個國家都把關鍵目標放在「學校如何專注於提升兒童的幸福、健康和快樂」。
第二,芬蘭人很早就發現,如果要成功教導多元班級,校方就需要聘雇接受過更完整訓練的師資,於是芬蘭教師培訓的門檻,便一口氣從大學拉高至研究所學歷。早從80年代,完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,就是學校教師必須從研究取向的碩士班畢業,如同國內任何一項專業。如此一來,這些剛從學校畢業的教師,就會比其他資深的同事讀過更多兒童心理學、教學法、特殊教育、主題教學法與課程,也會負起更大的專業責任。到了90年代,教師更得共同設計學校課程、選擇最有效率的教學方法、評估學生學習效果、自我督促進行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。正因為芬蘭持續加強教學專業,民眾便能對師資和學校建立較高的信任度,教師的地位也因此提升,更多年輕人願意從事教職。
第三,芬蘭老早就決定在校園中建立永久性的機制,以確保並提升兒童的幸福與健康。此機制的主要目標是:即使家庭缺乏基本健康與照護,孩子也不會失去獲得成功的機會。其保障的主力就是新的特殊教育結構:任何與教育相關的問題都應該盡早發現、即刻處理,並確保每間學校能有足夠的資源與人力以達成目標。在芬蘭,各級學校都必須建立學生福利團隊,包含專家、教師、領導人,一起討論相關議題,決定如何用最佳方式解決問題。當然,要使所有學校的特殊教育服務都能運作順暢,就得讓設有較多特教生的學校擁有更多經費。如此一來,芬蘭的教育平等就有了強壯、全面的重要基礎。
第四,雇用有經驗的、夠資格的教育家擔任中層教育領導人,不論在學校或整個學區都應如此。一間學校的校長同時得具備能在自己學校任教的能力及資格;學校領導人除了帶領個人之外,還得領導整個學習機構。芬蘭學校的領導階層相當扁平,大部分校長在領導的任務之外,也同時負責教學。如此一來,就能保證學校領導人和課堂經驗有直接的連結。我們注意到,如果教師知道自己的老闆(即校長)也從事教學工作,當他在課堂上面臨類似的問題時,便會比較願意接受回饋、主動討論自身遇到的困難。我曾經在著作中提過,在芬蘭學校裡,領導者也是教師,教師也是(教學上的)領導者。
第五,學生在校外的狀況會對校內學習產生重大影響。雖然在芬蘭,家庭背景和學生成就的關聯性比其他國家弱,但年輕人的校外活動確實扮演了教育成敗的重要角色。因此,兒童與青少年政策和協會、俱樂部與機構形成緊密的網路,對於兒童的幸福、健康和社會資源形成重大的正面影響,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學業表現。芬蘭大約有十萬個非政府協會,成員總共一千五百萬人,為全國人口的三倍之多,這表示芬蘭人在工作和學校之外,還參與了諸多不同活動。芬蘭少年中,有五分之三的人會參加校外的社交活動。這些協會最常舉辦的活動包括運動、藝術與文化。年輕人可在此學習學校沒教的知識與技巧,形成互補。此外,更有90%的芬蘭少年表示自己至少有一項校外嗜好,這顯然也對學業表現有所影響。全面性的兒童早期發展照護、公共健康照護,以及為數眾多的公共圖書館等,皆為支持學校、協助孩子成功的部分元素。
從局外人的眼光,一窺芬蘭教育的堂奧
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教育系統如何運作,也難以全盤掌握不同的元素如何在校內和校外影響教育成效。因此,除了親身參與的教育系統之外,往往很難想像其他人究竟做了些什麼。花一週時間參訪學校、聽專家講解,不太能夠得到足夠的資訊,你仍舊無法理解芬蘭的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。唯一的方法,就是成為芬蘭當地的教師、進入教育現場,讓芬蘭「親自教導」你。因此,本書作者提摩西.沃克成了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。他的書寫呈現了芬蘭學校裡許多細微的文化組成,提供了更寬廣的理解,對國外與芬蘭教育家都將有所啟發。
我遇見提摩西的時候,他剛和家人從波士頓搬到赫爾辛基。我們討論了芬蘭學校和典型美國學校的不同之處。他與我分享了他任教的五年級課堂經驗,我覺得很有意思。提摩西在里穌完全學校(Ressu Comprehensive School,赫爾辛基的一所公立學校,提供國際學士課程,我經常造訪,十分熟悉)任教時,他接觸到很多芬蘭學校的元素及模式(各位即將在書中讀到)。這些重要且實際的面向讓芬蘭學校與眾不同,由於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,若透過局外人的眼光觀察並書寫,想必會更加全面。而除了提摩西以外,我想不出任何人能夠做得比他更好了。
當我即將完成新書《芬蘭範本2.0》(此書為《芬蘭範本:世界能夠從芬蘭教育改革學到什麼》[Finnish Lessons: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]的第二版)時,我問出版商是否可在封底上一張貼紙:「警告:切勿在家中嘗試」。因為上回已經有太多的政治家、教育領袖和老師來詢問,如何在自己的國家執行芬蘭學校系統。出版商理解我的擔憂,但仍然不肯在書上張貼警語。
坦白說,我認為要把一個地方的教育系統完整地轉移到另一個所在,是不可能的事。教育系統擁有很複雜的文化,是個有機體,就像植物或樹木,只能在原生土壤與氣候中茁壯。關於這一點,提摩西也在這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清楚說明了。儘管如此,他仍然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步驟,可以讓學校更快樂、更喜悅。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,並秉持其中的精神,那麼,你的課堂就會有一點點像芬蘭學校了。祝各位好運!
謝辭
大約三年前,一位來自紐約,名為黛博拉(Deborah)的編輯,寄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給我。當時我剛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教了半年書,並開設了一個名為「芬蘭教我的事」(Taught by Finland)部落格。黛博拉詢問我是否想過出書。不……我從沒想過。
我非常感激黛博拉.莫馬德(Deborah Malmud)從一開始就給予信心,認為我可以寫出《像芬蘭這樣教》一書。我也感謝整個諾頓(Norton)出版團隊全程世界級的協助。
我要感謝派西.沙爾伯格,從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一年,就鼓勵我用局外人的眼光撰寫關於芬蘭教育的文章;我真高興他為我寫了這本書的前言。我也很感激之前在里穌完全學校任教兩年的同事和學生。為了完成這本書,我訪談了十幾位其他學校的芬蘭教育家,很感謝他們願意和我交換意見。
前往赫爾辛基教書前,幾位才華洋溢的美國教育家悉心指導了我。感謝布萊恩(Brian)、亨利 (Henry)、喬安娜(Joanna)、凱西(Kathy)、琳達露(Linda Lue)、麗莎(Lisa)、史蒂芬(Steven)和特瑞沙(Tricia)。我也要感謝妻子喬漢娜和孩子米賽爾與阿達莉雅(Adalia)。他們的愛帶給我許多喜悅。最後,我要對上帝表達最深的謝意,感謝祂給與的一切。
他序
教育創新在芬蘭
2018年寒假,我有個機會到芬蘭參訪,觀摩考察當地的國民教育。為此,過去幾個月,一直和同仁認真研讀芬蘭教育的相關資料。行前,遠流出版社送來一本《像芬蘭這樣教》新書樣本。對我來說,這本書來得真是剛好,它給了我更完整的行前教育。
芬蘭地處偏遠的北歐,人口不到550萬,一般人民說芬蘭語,在直覺中,很難和全球教育典範劃上等號。但在2001年OECD發表的國際學生評量(PISA)中,芬蘭竟然在受測的31個國家裡,閱讀、數學、科學等三方面都名列第一。在接下來兩次的評量亦維持相近的結果,而且各學校之間的差異非常小,更引人注目。忽然之間,芬蘭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焦點,也成為關心國教者的朝聖之地。
在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(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)的調查中,芬蘭的教育仍然名列第一。由於國民教育的成功,教育創新已成為芬蘭這個國家的代名詞,更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:大學設有教育創新學程,招收全球學生,共同探索未來教育;創新育成中心(xEDU)協助年輕人發展各項教材教法教具,開創新事業;每年寒冬在首都赫爾辛基舉行的教育科技年會(SLASH),則已成為全球數萬名教育科技菁英最重要的聚會點;芬蘭政府亦順勢而為,配合建國百年慶祝活動,辦理全球教育創新(hundrED)選拔活動,持續鼓勵芬蘭教育現場的創新活力,也藉此與世界各國發展更深厚的民間交流。教育,儼然成為芬蘭國家發展的領頭羊。
我們都知道,在教育領域中,所有光鮮亮麗的成就,其實都來自點點滴滴、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,芬蘭的教育成就亦是如此。而《像芬蘭這樣教》這本書,讓我們對這樣的觀點有更深的體會。
本書作者提摩西.沃克原是一位美國教師,因爲在原來的教學工作遇到挫折,全家人移居到芬蘭,並且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擔任五年級英文課程的教師。他在為期兩年的教學中,深刻體會芬蘭的教育實務,並從一個親身參與的局外人角度,為芬蘭的教育現場做了最忠實的記錄,內容真的是客觀又豐富。
作者觀察到的芬蘭教育,從表面看,並沒有太多的神奇之處。教師上課用教科書,以演講式的教學為主,同學忙著抄白板、寫筆記,少量使用科技教具,重視扎根式的學習,期末也需要給每個學生客觀的成績評量(4~10分)。這些都和傳統教育無異,也和大家對芬蘭的光榮印象(上學時間短、家庭作業少、不太做標準測驗等)截然不同。
這個反差激起作者的探索精神。他透過親身的工作經驗,以及和同事的討論,深刻理解芬蘭教育的特長,也是在芬蘭教師身上最值得學習的部分:善用各種微小簡單的安排,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。
作者認為快樂學習才是成功教育的關鍵,而快樂主要來自於幸福、歸屬、自主、技巧與心態等5種元素。他根據這5種元素,蒐集了33個可以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,供讀者參考,也讓我們看到芬蘭教育的真實面。作者在書中的舉例說明都非常平實,讀完這本書,實有反璞歸真之感。
我們常說,教育是一個「生命陪伴生命」的過程,年輕學生的成長,所需要的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學習,更是對一個完整生命的全然關注。信任學生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、建立共學夥伴、創造心流體驗、客觀回饋學習成果等,都是教育過程更值得經營的部分;當這些部分搭配得宜,專業學習自然更容易達到目標。
本書另一個值得推薦的是,作者除了重視學生的快樂學習外,同樣關照在「生命陪伴生命」的另一端——教師。只有教師感受到教學快樂,才能成就完整的教學任務。他鼓勵老師們要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、呼吸新鮮空氣、到野外走走、找出工作與休閒的最佳節奏;和學生認真玩耍、一起參與計畫、共同慶祝學習成果等。
同事間則應輕鬆互動、彼此分享、共同創造。更重要的是,放棄競爭的心態、專注於自己當下的工作,尋找自我的心流體驗。這些,都能幫助教師感受到教學的快樂。成就一個快樂的老師,也成就了一個成功的教育。
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文化系統,各個國家地域中的成功典範不一定能直接複製。過去幾年,我有機會接觸臺灣的國教現場,和一群熱情的夥伴們共同努力研擬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,推動教育創新的工作。基本理念大家都認同,但城鄉差距大,教學策略同樣要因地制宜才行。
臺灣在PISA的評量中表現並不差,而在和教育夥伴互動過程中,我同樣發現,臺灣教育創新的獨特案例已經隱然可見。這些成果,來自於一群對學生充滿真愛的基層教師與志工夥伴;來自於能夠就地取材、動手實作的實創精神;更來自於願意共享共善的課程共備社群。我們期待,這些逐漸形成的另一種典範也可以被看見、被肯定、被報導、被分享,進而匯聚成翻轉臺灣國教的動能。有朝一日,也像芬蘭一樣,成為值得全球學習的另一個對象。
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、前教育部長/吳思華
(本文作者吳思華,現任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,曾任教育部長。研究專長為策略管理、產業與競爭分析、知識經濟、創新與創造力等,曾獲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、2008年「科技管理獎」個人獎。)
導讀
專注成為最好的自己
這本書簡直是我一向以來的「教育人類學家」夢想成真!自2008年起,我和同事持續帶領師資生到海外進行教學見習與實習。曾踏入泰國、尼泊爾、澳洲、紐西蘭、菲律賓、越南及斯里蘭卡等國的中小學教室,見習當地教師的教室布置、班級經營與教學,觀察學生的學習與活動,並有機會親自教導他們。惜因經費有限,每次停留時間僅一~三週,且為外國訪客身分,無法深入參與及理解學校運作。
本書的有趣之處,在於作者的跨文化觀察與思考。作者是一位美國小學教師,在麻州公立小學任教三年後因教學壓力「瀕臨崩潰」,為平衡工作與生活,毅然接受芬蘭妻子的建議,於2013學年度全家移民芬蘭,並進入芬蘭的公立小學任教英文,在小學教育領域感受到滿滿的文化衝擊,於是成立「芬蘭教我的事」(Taught by Finland)部落格,一點一滴記錄芬蘭小學教育的元素與模式。本書是作者積累了四年多的芬蘭小學現場觀察與實踐,還有與芬蘭同事的專業對話及芬蘭妻子的協助解讀,寫作底蘊相當厚實。
書中描述的芬蘭小學圖像,時常讓我想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的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理念。出於對臺灣現況的反思及因應世界未來趨勢,臺灣的教育界希望能透過此次課程改革,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,了解如何與自我、他人、自然互動,並能實踐所學,致力於社會、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(出自教育部[103]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》第一頁)。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芬蘭學校的形容:幸福、喜悅、快樂。在臺灣,有多少學生會這樣描述他的學校生活呢? 撰寫本文時,正好是一個寒流來襲的週末,恰好讀到臉書上這篇貼文:
「今早兒子不到8點就自己起床,平常7點40要叫很久才起得來,而且起床還會該該叫 (「抱怨」之意):想睡、眼睛張不開、鼻塞……今早起床完全沒該,第一句話是:『耶!終於放假了!』……兒子才幼兒園就這麼愛放假……不免擔心上小學會不會更不愛上學啊!」
感覺孩子從幼兒園時代就有厭學心情了,距離幸福、喜悅、快樂好遙遠呀!是的,臺灣可以向芬蘭學習的正是這種對幸福、喜悅、快樂的重視!本書提供了33種具體、簡單的策略,可提升快樂教學與學習的效果,其中我覺得最首要的因素是心態 (孫文名言:「人者心之器也……夫心也者,萬事之本源也」)。書中提到快樂有兩種主要的心態,一是貧瘠心態,強調競爭比較、分出輸贏;另一是豐足心態,強調合作、大家一起成長 (出自《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》一書)。作者觀察到在美國貧瘠心態的競爭觀點,已是教師的常態;但在芬蘭,許多教師為豐足心態,不在乎和別人比較,而是專注於成為最好的自己。一個被教育成心態豐足的兒童,得以免除因比較而生的壓力、焦慮、挫折等負面影響,而擁有合作、自我實踐等正向經驗,有比較高的可能與自我及他人和好且願意尋求共好;再加上其他各種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課程與教學實踐策略 (例如:透過KWL連結學生的興趣與課程),學生自然樂意主動探索學習;就這樣,十二年國教的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理念默默地在遙遠的北歐國度獲得實踐。
(本文作者田耐青,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博士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副教授,學習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。任教課程包括教學原理、國際教育研究與實習、生涯發展研究等,任教育部十二年課綱總綱宣導講師。)
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副教授/田耐青